從美國加州到台北, 飛越一萬公里的緣分 / 楊世彭

Square

採訪編輯 / 李玉玲

2011年2月24日,旅美導演楊世彭為果陀執導舞台劇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在台北城市舞台首演。全劇只有兩位演員,主題還是關於死亡,並不討喜。楊世彭心裡盤算:起碼收支打平,別讓劇團賠錢才好。沒想到這齣戲一演演了7年多,巡迴兩岸二百多場,紀錄還在不斷累積,成為果陀30年首版演出場次最多的作品。

10年之前,《步步驚笑》開啟合作之始

2009年《步步驚笑》開始,楊世彭平均兩年為果陀導一齣戲,2011年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、2013年《搶錢的世界》、2015年《誰家老婆上錯床》。談起與果陀的合作,楊世彭說,冥冥中是一連串意外牽起的緣分。

其實,早在雙方合作前,楊世彭應邀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期間就看過果陀的戲,走進國父紀念館,一群志工「搖旗吶喊」,賣紀念商品、辦理會員登記…,各司其職,滿滿的活力讓楊世彭印象深刻:「果陀背後有如此堅強的後援。」

2009年,楊世彭原本要為一家媒體集團導戲,劇碼都敲定改編奧黛莉赫本的《盲女驚魂記》。來台前,楊世彭去倫敦看戲,旅館隔壁就是一間劇場,正在演出曾被希區考克拍成電影的《The 39 Steps》。

「四位演員演了近50個角色,全場發狂似的笑聲,觀眾開心極了。」楊世彭當下決定將《盲女驚魂記》延後,並到後台找製作人,希望取得《The 39 Steps》中文版權,幾番郵件往返,來台前終於底定,沒想到主辦單位改組,演出計畫停擺,楊世彭不想讓這麼好的戲無疾而終,寫了企劃書給其他劇團,果陀捷足先登,《The 39 Steps》(中文版《步步驚笑》)劇落果陀。

楊世彭事後回想,和果陀的緣分竟是一連串意外加上巧合。飛去上海導大陸版《The 39 Steps》前一天,他邊吃早餐邊看報紙,猶他莎士比亞戲劇節正演出《Tuesdays with Morrie》,這是楊世彭一直想看的戲,但往返猶他州要七、八個鐘頭,第二天一早要飛上海,掙扎了一會兒,他還是拿了車鑰匙,出發。

《Tuesdays with Morrie》故事敘述:漸凍症患者莫利教授生命走向終點前,為學生米奇上了14堂生命課程,戲中台詞:「假使你有重要的話要對另一個人說,一定要早點講,否則會來不及…」楊世彭想到過世的父親,掉下淚來,囿於傳統父親的威嚴,父子倆從未好好談過心,成為心中最大的遺憾。

10年之後,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席捲華文戲劇圈

來台後,《步步驚笑》還沒公演,藝術總監梁志民、執行長林靈玉迫不及待問下齣戲?楊世彭回,來台前剛看了一齣動人的戲,但對搬上舞台持保留態度,因為台上只有兩個演員,死亡的主題太沉重,沒信心會有票房。執行長林靈玉倒是樂觀認為,《Tuesdays with Morrie》原作中文版在台灣暢銷,況且這齣戲有社會意義,就算賠一點也沒關係。

「如果那個周末沒看報紙,如果沒有下定決心開七、八個小時車往返猶他州,如果果陀沒有意願……,如果選了另一條路,可能就不會有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。」 原本抱著只要不賠錢的心情做戲,好戲終究不寂寞,楊世彭為果陀導的第二個作品就變成長演不輟的經典。

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不只票房好,更贏得兩岸無數知音。上海巡演時,一位坐著輪椅的瘦弱女孩坐在穿風位置,楊世彭幫她挪到避風處,原來,女孩也是漸凍症,兩人相談愉快,互留mail通信,最讓楊世彭開心的是,女孩終於解開和父親的心結,她摺了一瓶子星星送給楊世彭,每次看著那些星星,楊世彭倍覺欣慰:「這就是戲劇動人的地方,也是我青春不老的祕訣。

80歲的導演,30歲的劇團
為製作更多好戲攜手向前

旅美半個世紀,在科羅拉多大學戲劇舞蹈系執教20多年,擔任科州莎翁戲劇節藝術行政總監10年,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13年,導過70齣戲,看過的戲不下千齣,楊世彭說,對他而言,看戲不只是純欣賞,而是儲備待演劇目。近10年為果陀導戲,看戲時又多了另一層思考:「改編成中文演出效果好不好?困難度?賣座嗎?」

「台灣的藝術環境很艱難,果陀能走到30年確實了不起!」楊世彭舉例,他在香港話劇團任內,每年有三千萬港幣官方補助,相較於果陀沒場地,沒有政府奧援,他為果陀挑選劇目總是以國外叫好又叫座的走紅劇第一優先,希望果陀有了更多好戲可以走過下個30年。

楊世彭說,和果陀就像一家人,回台導戲是晚年最大的喜悅。「我的實際年齡82歲,看起來像60多歲,進了排練場只有55歲,比年輕人還有勁!」楊世彭已磨拳擦掌準備今年為果陀譯導另一齣東尼獎名劇《悲憫次神的兒女》。

影像來源 Godot Theatre